雷火电竞·(中国)官方网站

您好,欢迎访问雷火电竞·(中国)官方网站!

优质环保原料

雷火电竞网站更环保更安全

施工保障

流程严谨、匠心工艺

使用雷火年限

高出平均寿命30%

全国咨询热线

0712-2339272

APP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雷火动态 > APP新闻

联系我们

地址:孝感市董永路以东湾流汇时代中心区第3栋2单元1205号

咨询热线:

0712-2339272

0712-2339272

雷火电竞机器人“搬砖”“江苏智造”未来已来

发布时间:2024-01-26 12:31:21人气:

  雷火电竞官方网站1月19日,2023年度江苏省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入围名单公布。28个入围项目,分布在南京、苏州、无锡、南通、扬州和宿迁。近期,省住建厅将组织专家对这些项目进行实地核查,通过核查的则定为首批江苏省智能建造试点项目。

  顾名思义,智能建造是充分利用智能技术和相关技术,提高建造过程智能化水平的一种新型建造方式。2022年11月,南京、苏州入选住建部公布的首批24个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当年12月底,省住建厅出台《关于推进江苏省智能建造发展的实施方案(试行)》,提出加大智能建造技术在工程建设各环节的应用,塑造“江苏建造”新品牌。目前,全省有223个工程项目采用智能建造技术。

  智能建造,“新”在哪里?1月18日,在南京市建邺区的G71地块项目工地,记者看到一群“显眼包”:测量机器人、地坪机器人、喷涂机器人。其中测量机器人的造型和传统的工程测量仪差不多,但多了个“大脑袋”。转转“大脑袋”,它就能完成测量工作。现场工作人员介绍,5名测量人员一整天完成的测量任务,一个测量机器人两个小时即可搞定,几乎没有误差,而且测量数据实时上传管理平台,省去人工录入。

  项目空地上,工厂定制的墙板、楼板等预制构件高高码起。每个构件都挂着一个二维码,伴随设计、生产和施工的全过程,相当于构件的“身份证”,有尺寸、材料、生产厂家等信息。工地的许多墙面上都贴着二维码,手机一扫即跳出一个空间三维模型,上面清楚标注着一些实测数据。工作人员扫码即可了解具体信息,施工管理更直观便捷。这一切有赖于测量机器人,更要归功于幕后的“智慧大脑”。

  项目施工方——江苏宜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贾建伟告诉记者,“智慧大脑”是一个集BIM(建筑信息化模型)、信息化、数字孪生、智能施工为一体的智能化集成化管控平台。它集纳施工中的所有管理项目、人员和设备,履行“工地总指挥”职责。“以前材料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在不同平台运行,难免造成低效和资源浪费,而有了‘智慧大脑’,施工管理效率极大提高。”

  多功能服务房、公交站台、街头休闲角、单位门卫室……多个3D打印建筑现身南京江北新区的市民广场。在它们的“娘家”——南京嘉翼精密机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进用视频向记者展示一个3D打印建筑的“生长”过程:可以吐出砂浆的机械臂不停摆动,留下“蛋糕裱花”样的成型砂浆。随着砂浆堆叠,墙面不断长高……最终诞生了高6米、使用面积52.8平方米的两层建筑,也就是如今的南京市六合区灵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史展览馆。

  在位于苏州市相城区的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启动区二期项目现场,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建造中心主任肖勇军介绍,升降机是建筑工程必会用到的基础设备,该项目将传统升降机升级为智能无人升降机,让有人值守变成无人值守,实现24小时连续自主作业,梯笼内置的人数AI识别、载重感应控制等功能极大地提升了安全性。像升降机这样的技术革新,该项目有80多个。

  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有一个汇集4大系列14个建筑机器人产品的“建筑机器人4S店”。智能装备研发与服务中心负责人、江苏中杰建兆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史益军用建筑人的“行话”向记者展示“地面三件套”,包括搬运机器人、四轮激光整平机器人等;“墙面四件套”,包括室内腻子喷涂机器人、室内乳胶漆喷涂机器人等;“地空巡检两件套”……长手臂的室内腻子喷涂机器人,可根据规划路径,独立完成墙面、天花板等大面积的腻子喷涂作业,对曲面、复杂空间的喷涂作业也游刃有余,最高作业高度为4.6米。一个室内腻子喷涂机器人的作业量,能抵三四名工人。

  “我省将智能建造作为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工程项目、经营主体、产业链为重点,大力推行智能建造技术应用,推动建筑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省住建厅建筑市场监管处副处长周文辉说。

  “智能建造的五大关键领域,包括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BIM+’数字一体化设计、建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部品部件智能化生产、智能施工管理。”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导李启明介绍,“智能建造并不是完全否定传统建造方式,而是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来赋能传统建造过程。”

  李启明列出智能建造的三重优势。首先,可以提升建筑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例如,基于“BIM+”数字一体化设计,不仅可以出设计图纸,还能出建筑结构、水电暖BIM等数字产品。通过这些信息化模型,设计者可以预先检验结构里的管线,优化设计以解决管线碰撞等问题,而传统设计方法很难预先发现此类问题。

  其次,可为打造智慧建筑以及建筑运维提供支持。智能建造过程中的一些数据产品,可以为建筑运维提供智慧服务,根据建筑空间特性匹配对应的智能系统,以达到节能减排、舒适居住、便捷管理、安全环保等效果。“可以说,没有智能建造的过程,就无法成就完整意义上的智慧建筑”。

  第三,对相关产业也有推动作用。一些智能装备、产品的大量使用,可推动形成智能装备产业。在国家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中,有的城市就把智能建造产业园和产业链作为建设目标之一。江苏也提出,要形成智能建造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产业体系。

  发展智能建造,旨在为传统行业补短板、增活力,既是追求效率和质量的主动谋变,也是摆脱行业困境的转型。在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宫长义看来,传统建筑业信息化水平较低、生产方式粗放、劳动效率不高、能源资源消耗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比较突出。

  随着建筑工人老龄化加剧,用工成本不断攀升,“用工难”成为建筑业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之一。而智能建造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型工业化的深度融合,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是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以苏州为例,50岁以上建筑工人占比已达40%。肖勇军说:“由于工作强度大、环境差等因素,建筑工职业的社会认可度总体不高。在同等收入情况下,年轻人更倾向于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行业。”因此,减少人工作业、改善作业条件、减轻劳动强度,已成建筑业共识。发展智能建造,无疑可减少人工依赖、降低人工成本。我省正探索的“机器人+产业工人”模式,就是利用智能装备替代高危、脏累等岗位的施工工人。

  发展智能建造,被业内视为建筑业从劳动密集型迈向技术密集型的必由之路。我省已确定智能建造“三步走”发展目标,“近期目标”是:到2025年末,智能建造适宜技术在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中应用占比达到50%,培育30家以上智能建造骨干企业。

  南京市建委市场监管处(建筑业发展处)二级调研员徐宏芳透露,南京确定35个智能建造试点项目、总建筑面积达367万平方米,13家试点企业涉及勘察设计、施工、部品部件生产和技术服务等产业环节。该市累计新开工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约519.6万平方米,约占新开工建筑面积的52%,在全省处于首位。

  苏州去年确定29个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并要求到2023年底全市单项5万平方米以上房建工程项目全面使用建筑机器人辅助施工。苏州市相城区住建局局长周建明介绍,29个试点项目有5个在相城,该区不仅成立智能建造产业联盟,还构建了“一基地多园区”的智能建造产业空间布局,包括在渭塘镇开工建设智能建造产业基地;在经开区、黄埭镇等多个板块建设智能建造细分领域的产业园区,涉及装备制造、工程物联、绿色建材等。

  省住建厅明确,对智能建造项目给予大力支持,包括智能建造试点项目所取得的技术成果优先申报省建设科技成果奖等重要奖项,支持招标人将投标人参建项目入选智能建造试点项目情况作为择优因素。去年,江苏省优质工程奖“扬子杯”增设智能建造专项名额,3个项目获智能建造专项奖。

  为加快推广应用智能建造技术,我省住建部门还支持大型建筑业企业建立科技研发中心和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建立全省统一的BIM设计交付和智能审查数据标准。眼下,中亿丰、中建八局三公司、龙信建设等龙头企业已建立研发中心,推进BIM技术在建设项目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推进建筑机器人技术、数据应用、算法应用等智能建造技术的研发、创新、应用。但周文辉也坦言,推进智能建造还存在相关配套政策不够完备,财政、税收等激励政策尚未落实,地区发展差异大等问题。

  未来的建筑工人不再需要“搬砖”,危、繁、脏、重的活可以统统交给机器人,但建筑工地会更加需要既懂技术又熟悉实操的“双面手”。“懂建筑工程的不懂信息技术,懂信息技术的不懂建筑工程,能融合二者的专家非常少。”李启明介绍,目前全国有106所高校开设智能建造本科专业,在江苏,东南大学、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等10所高校开设了智能建造专业。开设早的才有一届毕业生,晚的刚开始培养人才。

  “作为建筑产业的发展方向,智能建造不是简单的单项技术、应用,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李启明说,人才缺乏是一方面,智能建造还面临技术、品牌不成熟,数字产品验收方法不明确,新工艺工法标准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支撑智能建造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培养人才、创新技术、完善标准,这不是两三年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肖勇军表示,在智能建造领域,国内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应用场景也越来越丰富,但CAD(计算机辅助设计)、BIM等基础软件依然来自国外,需要产学研等多方携手,把握原始创新的主动权。他向记者描绘了一个美好图景: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未来每一块砖都可溯源,交房变成现实和虚拟的“双重交房”。也就是说,购房者除了得到实体房,还能在线上拥有一个“虚拟房”,为后期房屋维护提供参考。

  发展智能建造既能为做大做强建筑业注入新动能,也将为人们带来更好的建筑产品。周文辉介绍,下一步,我省将坚持示范引领,评选一批全省智能建造示范项目、示范企业,引导实力强、技术优的骨干企业加大智能建造创新投入,助力各项智能建造技术落地实施;积极打造智能建造产业园,吸引智能建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强化各环节的主体协同,尽快形成智能建造产业链集群;建立新型建筑工业化及智能建造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加强高层次管理人员的培养和储备,支撑智能建造稳步前行。

推荐资讯